
先出賣我一個朋友的故事:
H是個花蓮鄉下長大的老實人,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機場工作。
某日,一對台北來的觀光客,因為班機還有一個小時才起飛,所以想用這一個小時在附近逛逛,就問了H:[這附近有什麼好玩的地方?]
H很熱情的回:
[隔壁有間家樂福,超大間的,可以逛很久。]
[隔壁有間家樂福,超大間的,可以逛很久。]
[隔壁有間家樂福,超大間的,可以逛很久。]
好吧,對鄉下人來說,家樂福是超大的地標所在。
昨天老師從台北到高雄來約我吃飯,談話間問起了我:[高雄哪裡可以去逛逛參觀的?]
我想起了正好是高雄捷運的開通日,於是脫口而出:
[可以去搭捷運啊!]
[可以去搭捷運啊!]
[可以去搭捷運啊!]
好吧,我承認我是高雄俗,竟然對一個台北佬提議出這種建議,我......丟了高雄人的臉,本人謹代表 東向全高雄人致歉。 裝傻中~
不過老師還是跟我去逛了捷運,一進入中央公園站,老師脫口而出:[捷運站蓋的這麼美,如果我還沒結婚,會帶女友來這邊約會。]
心中有點小驕傲,畢竟高雄的捷運真的很美,著實把台北的冰冷建築比了下去,打蛇隨棍上:[其實,最美的一站不是這邊,而是美麗島站。]於是我把天花板滿是透亮壁畫的景色形容給老師聽時,老師的眼神也隨之發亮。
也許是開通首日免費搭乘,中央公園站排隊等著上車的好奇高雄俗,蜿蜒成常常的數條人龍,我預估真要上車也須等上一個小時以上,所以我帶著老師轉往其他的小站搭乘。
後譯站果然沒多少人,在要入站的時候,老師問了一句話:
[台北的悠遊卡可以刷嗎?]
[台北的悠遊卡可以刷嗎?]
[台北的悠遊卡可以刷嗎?]
阿~好吧!我承認因為他是老師,所以我沒有狂笑,但是我真的內傷了,卻還故作鎮定的說:[高雄捷運開通的首月,是免費的。]
途中,我們閒聊起了高雄的站名:
世運站,倘若世運結束後,是否要改回半屏山站?是否後來改命名世運站只為宣揚世運政績?反正改名是某政黨專門的。
巨蛋站,當然就如同新聞上提到的笑話,廣播要如何用台語發音[巨蛋]這個詞:金大粒A蛋,蠻符合高雄人俗擱有力的風格。當然結果是台語廣播的部份維持用中文發音。
美麗島站,老師無法理解這站名,我向老師大致上解說了一下:原名為大港浦站,後來臨時變更為美麗島站,官方說法是為紀念當初美麗島事件。當然也有新聞媒體穿鑿附會的解釋:因為此戰正好位於中正路與中山路口,為了鎮壓[藍氣],所以改名為美麗島。
除了新鮮,也為了測試捷運是否便利,昨晚又搭了捷運去找豪,發現果真很方便,我跟豪都在捷運口附近,除了不用機車勞頓外,也省了約五~十分鐘的時間。
不過若提起正式營運後的票價,我算過,找豪一次來回約九十元的票價,說真的,會讓我卻步日後繼續搭乘。
2 則留言:
拍幾張照片看看吧...
這週末要跟豪去每站玩玩拍拍,
正在揪團中,
你要跟嗎?
嘿嘿~
張貼留言